要闻 经济 栏目首页 聚焦 科技 连接 系统 产品 联想专题 资讯 金融 科技 理财 财经 知识 金融 游戏
首页 > > 正文

净水行业的“红海”突围:易开得如何定义“确定性增长”?

2025-10-21 22:07:57来源:鲁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一个行业陷入存量博弈,最先被牺牲的往往是价格,继而便是消费者的信任。家电领域的净水器赛道,正是这场“红海”风暴的中心。一方面,技术壁垒逐渐被抹平,产品功能趋同,导致厂商只能在滤芯级数、出水速度等有限参数上进行像素级的内卷,最终演变为赤裸裸的价格战。另一方面,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让消费者的决策天平前所未有地倾向于“稳妥”与“避险”,任何潜在的后期投入和使用麻烦,都可能成为压垮购买欲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这样一幅“迷雾重重”的行业图景中,多数玩家仍在沿用旧地图航行,而国民净水品牌易开得,却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与其在价格的泥潭里陷得更深,不如回答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在消费者最焦虑的地方,品牌能提供怎样的“确定性”?

撕掉价格标签:服务不只是营销,更是商业模式

让我们先把目光从产品本身移开,聚焦于净水器消费的两个核心“隐痛”:一是“买得起,用不起”的滤芯更换成本,二是产品故障后漫长且糟心的维修体验。这几乎是很多品牌都心知肚明,却又默契地将其作为后端利润来源的“潜规则”。

易开得的破局,恰恰是从撕开这层行业“皇帝的新衣”开始的。其为非遗系列产品推出的“十年质保,只换不修”和“每年换芯99元”,与其说是两项大胆的承诺,不如说是一次彻底的服务模式重构。

非遗系列“十年质保,只换不修”,这句看似简单的口号,背后是对企业从研发、供应链到生产全链路的极致考验,它本质上是一种“反向倒逼”机制。当企业将维修成本内部化,并承诺以更换整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时,就意味着任何一个环节的品控疏漏,都将直接转化为企业的沉没成本。对消费者而言,这一举措打消了其对于产品故障、维修扯皮、配件难寻等一系列深层恐惧。未来十年内的使用成本,几乎被锁定。这种安全感,远比任何参数的领先都更具说服力。

关键词: 消费导报网 24小时资讯

热点
39热文一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