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经济 栏目首页 聚焦 科技 连接 系统 产品 联想专题 资讯 金融 科技 理财 财经 知识 金融 游戏
首页 > > 正文

丰沃股份IPO获受理,李书福子女企业背后暗藏隐忧 独家焦点

2025-09-24 10:05:32来源:瞭望塔财经


【资料图】

瞭望塔财经获悉,2025年6月26日,上交所受理了宁波丰沃增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沃股份”)的主板IPO申请。这家号称打破国外垄断的涡轮增压器制造商,带着年营收超20亿元、净利润破2亿元的财务成绩单冲刺资本市场。  然而看似光鲜的业绩背后,丰沃股份实际上严重依赖关联交易和单一客户。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妮和李星星姐弟作为吉利汽车创始人李书福的子女,通过复杂架构控制着公司75%的股份表决权。  光环与阴影并存  丰沃股份成立于2010年,主营业务为涡轮增压器的研发、制造及销售,并向电动增压器、空气悬架核心零部件领域拓展。  公司产品主要面向汽车前装市场,应用于各类乘用车汽油发动机与混合动力总成。2024年,公司乘用车汽油机涡轮增压器销量达221.22万台,占全国市场份额15.3%,在国内市场排名第二,在内资企业中排名第一。  表面上看,丰沃股份确实实现了“打破国外垄断”的目标。然而细究之下,公司成立之初是由吉利汽车、吉沃投资发起设立,直到2016年吉利汽车才将其持有的全部股权转让至朗马投资和凯心投资。  家族股权结构  丰沃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为李妮及李星星姐弟。李妮与李星星为姐弟关系,而他们的父亲为吉利汽车创始人李书福。  通过朗马投资,李妮和李星星能够控制发行人65.81%的股份表决权。此外,李妮及其配偶持有凯心投资100%的股权,凯心投资持有丰沃股份9.19%的股份。因此,李妮、李星星能够合计控制丰沃股份75%的股份表决权。  这种家族绝对控股的结构虽然并不罕见,但结合公司的客户结构看,却令人担忧。报告期各期,公司向关联方销售金额分别为7.43亿元、5.18亿元和7.21亿元,占各期销售收入比例分别为53.10%、32.44%和34.89%。  客户集中度较高  丰沃股份的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高得惊人。报告期各期,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为13.17亿元、14.16亿元和18.91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4.16%、88.60%和91.45%。  如此高的客户集中度远超行业正常水平。更值得关注的是,吉利集团分别为公司报告期各期的第一、第二、第一大客户。  数据显示,公司对吉利集团的销售金额常年维持在5亿元以上,2024年更达到7.21亿元。  增长背后的隐患  从表面财务数据看,丰沃股份业绩表现良好。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99亿元、15.98亿元和20.6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1.30亿元和2.04亿元。  然而,多个财务指标的异常变化值得深入探究:  应收账款增速远超营收增长。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47.85%,而应收账款增长155%,达到6.94亿元,占当期流动资产的比例高达53%。  这种异常现象可能意味着公司为维持销售规模而大幅放宽信用政策,或者与客户之间存在某种特殊安排。  行业生存考验  丰沃股份面临的最大隐患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来的替代风险。纯电动汽车使用驱动电机作为动力源,未使用发动机,因此不需要配备涡轮增压器。  公司也承认:“如果纯电动车持续快速发展,且混动车未能占据新能源汽车主流地位,则将导致公司下游市场规模下滑,会对公司涡轮增压器产品销售造成不利影响”。  令人担忧的是,丰沃股份的电动压气机、空气悬架零部件等新产品仍处于起步阶段,暂未形成规模化销售。公司产品结构集中,业绩表现受燃油车及混动车下游市场发展影响显著。  5600万元索赔悬顶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丰沃股份及其子公司作为诉讼当事人,尚存在两起未了结的诉讼。  盖瑞特动力科技起诉丰沃股份侵害其两项专利权,合计索赔5600万元,并要求停止制造、销售侵权产品。这两起诉讼合计占丰沃股份2024年全年净利润的27.5%,占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为7.18%。  虽然公司声称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无效盖瑞特涉诉专利权的申请,且“败诉风险较低”,但此类知识产权诉讼通常耗时较长、结果难料,一旦败诉,不仅会造成财务损失,更可能对公司的技术路线和生产能力造成重大影响。  公允性疑云难散  丰沃股份与吉利集团之间的关联交易存在诸多疑点。2022年至2024年,公司向关联方销售金额分别为7.43亿元、5.18亿元和7.21亿元,虽然占比从53.10%下降到34.89%,但绝对金额仍然巨大。  令人费解的是,公司对吉利集团销售的毛利率反而低于非关联方。这不符合一般关联交易的常见特征——通常怀疑关联交易公允性时,往往是担心公司通过提高关联交易价格向关联方输送利益。  而丰沃股份的情况恰恰相反,相当于每年向吉利集团让利千万元级别。  这种反常规的操作可能意味着:一方面,公司通过降低关联交易价格来规避“价格不公允”的质疑;另一方面,吉利集团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如更快的回款速度)给予丰沃股份补偿。  差异显著的客户回款  丰沃股份的应收账款数据揭示了另一个有趣现象:来自吉利集团的应收账款余额始终维持在可控的亿元区间,而来自其他客户的应收账款却不断攀升。  对比同期冲刺北交所的世昌股份(吉利集团也是其第一大客户),2024年吉利集团向世昌股份的采购金额为2.59亿元,但来自吉利集团的应收余额高达1.13亿元,比例达54.86%。  这一对比表明,吉利集团对丰沃股份的付款条件明显优于其他供应商。这种差异待遇可能使得丰沃股份的现金流状况看起来比实际更健康,但也引发了关联交易是否真正公允的疑问。  前景不明的产能扩张  丰沃股份本次拟募集资金6.56亿元,将用于“年产100万套涡轮增压器项目”、“年产60万套空气悬架零部件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这一产能扩张计划令人质疑。在涡轮增压器面临电动车替代威胁的背景下,扩大涡轮增压器产能的合理性需要进一步解释。  同时,公司空气悬架零部件业务尚未形成规模化销售,却要新建60万套产能,存在一定的市场开拓风险。  涡轮增压器市场随着电动车崛起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丰沃股份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的优势,很可能成为其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桎梏。  在瞭望塔财经看来,关联交易、客户集中度高、应收账款异常、专利诉讼等问题,如同悬在公司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瞭望塔财经认为,即便成功上市,丰沃股份能否在汽车产业电动化浪潮中顺利转型,仍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投资者需要关注的不仅是今天的财务数据,更是明天的技术路线和市场需求变化。

关键词: 投资 新能源 能源 新能源 业绩 新能源 资产 动力源 利率 上市

推荐内容

热点
39热文一周热点